夜安静,不呕不渴,无表证,脉沉微,身无大热,阴气独治,内系真寒也。盖以荣行脉中,卫行脉外,卫不和,则荣虽和而病不解。
喘不在胃而在肺,故不需粳米,其意重在存阴,不虑其亡阳也。脉紧太阳脉,头痛太阳证;误下邪仍在表,法当从太阳治也。
”是以治痰必先利气者,谓痰之所从来,皆由七情郁结,气道不清,气积生涎,今利其气,使郁结开而气道畅,抑何痰饮之有?喻昌曰:上条但言振寒及微细之脉,未定所主之病,以虚证不一也。
风寒初袭而郁于表,不能再胜风寒之外忤,故畏恶之。程知曰:调胃承气,大黄用酒浸;大承气,大黄用酒洗,皆为芒硝之咸寒而以酒制之。
程应旄曰:协热而利,向来俱作阳邪陷于下焦,果尔,安得用理中耶?太阳伤寒之邪未罢,必无汗,故虽见阳明潮热发作有时之证,仍当从太阳阳明伤寒治之,宜麻黄加葛根汤汗之。
不得眠者,烦不能卧也。如不下,更服,取下为结胸证,其脉浮大者,不可下,下之则死。